大理石香炉雕塑
发布于
查阅121次
香炉是是用于燃烧香料的容器,是华人民俗、宗教、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。在佛教、道教法事中,有一种形式的香炉称为“手炉”,是可以用手执持、在活动进行中使用的香炉,佛说法时,常执此炉,在道教和佛教的寺庙中,香炉常置放在庙外,拜殿中及供桌上,信众祭祀礼拜烧香时,将各柱香垂直插入香炉中。
中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“鼎”。中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、祭祀等用途,祖先倾其所有,向天祈福,求神灵祖宗保佑自己的部落和国家平安,但这同今人所见的香炉还是两码事。
中国的香炉雕塑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是成为中国的一种文化,在很多的古诗中这样描写,日照香炉生紫烟唐代大诗人李白的《望庐山瀑布》千古流传,作品描写庐山香炉峰上,初日映照,紫烟氲,瀑布高挂,飞流奔腾,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。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认为香炉的功能,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。其实大理石香炉也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,置于厅堂或摆于书房案头,读书时点上一炷清香,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。灵性的香炉赋予人们更多的生命灵性,它穿越时光隧道,追逐并领略博大深远的历史文化。
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,与本土文化发生关系,逐渐改变自己的面貌,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里,儒佛道三位一体形成华夏文化主流。魏晋时,人们以老庄解释佛教,东晋以后佛学又与玄学趋于合流,深为士大夫们所欣赏。直到南北朝时期,佛教的独立地位连同它深入人心的精神文化影响一并如日中天,特别是禅宗初祖达摩东渡来华,中国禅宗由此肇始。各地造佛修寺蔚然成风,作为祭祀礼器的香炉已被普遍使用。